盛夏时节,北部战区联指中心某保证队研讨室内,副研讨员李新正带领团队抓住攻关,备战某项三军大赛
盛夏时节,北部战区联指中心某保证队研讨室内,副研讨员李新正带领团队抓住攻关,备战某项三军大赛
盛夏时节,北部战区联指中心某保证队研讨室内,副研讨员李新正带领团队抓住攻关,备战某项三军大赛。\n\n 参加这项大赛,李新不是“新人”。上一年,他初次参赛,担任或参加4项研讨,有2项被评为一等奖、2项被评为二等奖。本年再次带队出征,有人提示他:“要是无法取得比上一年更好的效果怎么办?”\n\n “参赛是为了堆集更多备战经历。”受领使命时,李新简略有力的发动,让团队成员纷繁卸下思想包袱,攻关的劲头更足。\n\n 两次参赛,是李新以练为战、全神贯注谋打赢的缩影。\n\n\n 2016年2月,战区建立大会在北京举行。“战区主战”“联合作战”“新质力气”这些词语在李新的脑海里挥之不去。联合是部队开展的趋势,他当即向安排汇报了自己想要投身战区的主意。\n\n 此刻的李新已是军级基地副团职副处长,他决然挑选给自己“降一级”,调任战区联指中心某保证队正营级事务室主任。\n\n 面临领导、战友的款留,李新却说:“武士生来为打败,挑选奔赴战区只为遵照良心、忠实使命。”\n\n 2016年6月,李新打起背包来到战区签到,由指挥岗位调整到技能岗位。面临全新功能、全新范畴、全新专业,他从“职业精英”变成了“外行人”。\n\n 归零再动身。他给自己打气,向着主战高地建议一次又一次冲击。没有纲要和教材,他自动收集材料、订阅学术刊物,挤出业余时刻,一年啃完联合作战相关的12部作品。\n\n 为了取得联合作战“资格证”,李新一边了解全新的事务,一边备考战区联指中心前台值勤资质,都是从零起步。他分秒必争研学各项运转规则,研练战备值勤突发状况处置,取得第一批值勤资质。\n\n 在战区联指中心值勤岗位上,他屡次参加处置海空突发状况,无一失误。一次,战区机关赋予李新地点保证队的作战值勤部位运转试点使命。这是各级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作业,旨在打造首个保证队值勤样板。重任在肩,牵头担任的李新给自己定下“作业再难也不推脱”“时刻再紧也不欺骗”“作业再多也不过夜”3条规则。\n\n 半年时刻,他紧锣密鼓计划安排作业,精密拟制计划清单,先后牵头安排29次全流程全要素演练。随时叫停、翻滚修正,随时重来、诲人不倦,重复验证可行性和适用性。\n\n 一次次攻坚克难,高标准安排4批次试点证明,终究构成20余项效果,打通了指挥保证事务进入指挥链的“最终一公里”。\n\n 参军20余年,李新专心扑在研战上,甘当主战链上的螺丝钉。凭仗过硬的专业本质,成为战区第一批联合指挥保证专家团队成员。\n\n 李新还记得,当年自己仍是一名水兵院校学员时,面临宽广的大海,曾立下誓词:建功在祖国的深蓝海疆。当今,44岁的李新仍然据守愿望、饯别誓词,扎根在比蓝色海疆更宽广更多维的全域战场。\n\n 本报记者 李卓尔 【修改:朱延静】